孙辅东汉末年将领,他为何被孙权流放?
孙辅,字国仪,乃吴郡富春人士,末年的杰出将领。身为长兄孙羌的次子,他与豫章太守、都亭侯孙贲是亲兄弟,也是孙权的重要堂兄。让我们跟随奇闻奇网的脚步,深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。
孙辅的命运可谓历尽坎坷。他在襁褓中便失去了父母,幸得兄长孙贲抚养长大。起初,他以扬武校尉的身份,辅助孙策平定三郡,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。建安二年(197年),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,孙辅被委派驻守历阳以抵御袁术。他不仅成功招抚百姓,还集结了散兵,增强了军力。随后,他跟随孙策讨伐陵阳,活捉了祖郎等人,屡立战功。
建安四年(199年),孙辅再次随孙策出征,攻打庐江太守刘勋。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,为孙策立下汗马功劳。孙策任命他为庐陵太守,负责平定并安抚所属县城,安排官员。之后,孙辅晋升为平南将军,假节兼任交州刺史,权势显赫。
孙辅的内心却充满了忧虑。他担心孙权无法守住江东,因此在孙权出行时,他秘密派遣使者与曹操联系。但不幸的是,这一行动被人发现,告发给了孙权。孙权回到江东后,假装不知情,与孙辅见面时表示:“兄弟间有何矛盾不能解决,为何要请外人来插手?”孙辅否认此事,但孙权拿出他与曹操往来的书信,张昭也证实这些信件的存在。面对铁证如山,孙辅无言以对。孙权愤怒之下,处决了孙辅的亲信,削减了他的部队,将他流放到东部幽禁。
数年后,孙辅在幽禁中离世。但他的儿子们,孙兴、孙昭、孙伟、孙昕等,都继承了他的遗志,陆续在江东官场取得了自己的位置。他们的故事,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。
孙辅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。从扬武校尉到平南将军,他的军事才能无人能及。他的忠诚与担忧,最终却导致了他的悲剧。但无论如何,他的事迹都将被后人铭记,成为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